熬夜又失眠。忽然想起了我的十七岁,如今我再也创造不出那些文字了,那些独属于我的微弱闪光点原来早已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中磨钝打平,哪有什么可暗自窃喜的东西了呢?我不过是再平庸不过的社会边角料一枚了。
流失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生的,譬如察觉到很久没流泪也是在无法流泪后察觉的。曾认为工作后人生正走向正轨,有了自己可支配的金钱、友好的可作为朋友的同事关系、独属于一个人的小屋。翻开日记本,去年年尾在写“看到上学时期的日记,很多悲春伤秋,话里话外都被源源不断的痛苦牵绊着。虽然还是看不到未来,但依旧盲目相信无目的的停留或迟钝的冲撞,总会冲破迷雾的”。但往后的几页都是大篇悲伤的文字里中夹杂着些许平静和欣喜,冲击得我说不出来话。久久沉默,尽管再翻几页就写着“但我已决心不再在乎了”。
二十二岁前时常偷偷一个人哭泣,来源于家庭的影响塑造了我、方方面面渗入我的生活。二十二岁后更加具体的生活将我挤压,所剩无几的金钱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将我撕裂,不想在深圳,又无处可去。总在做无用之用,看一些书、学一些感兴趣的东西、写一些不入流的文字,在不久后又忘却,没有一项赖以生存的技能。
十七岁早已在回忆中怀念,如今的二十四岁也悄然驶离。不再常流泪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?因为我并没有感觉到幸福。